多年来,俄罗斯的经济和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市场的走向。由于俄乌冲突,俄罗斯汽车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卢布贬值,这将牵制汽车消费,也会给出口到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品牌带来一定的影响。 俄罗斯汽车零部件依赖进口,此次俄乌冲突使汽车零部件供应面临挑战。上海北斗会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俄罗斯大约35~37%的汽车配件是自己生产的,而进口汽车配件的市场占比较高,在63%~65%之间浮动。以2019年为例,俄罗斯汽车配件主要进口国为德国、日本和中国。俄罗斯对发动机、车身部件、车灯等产品需求较大,近年来,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零部件之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汽车配件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 (OEM) 销售的零部件用于在工厂生产汽车,而二级市场 (汽车市场) 则销售的零部件用于在汽车商店中售卖。在其他国家,一级市场占主导地位,而在俄罗斯,占主导地位的是二级市场,其中以俄罗斯汽车的零配件为主。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俄罗斯是自主品牌出海的主要市场之一,这次冲突整体影响较大。但如果整车制造厂能够在俄罗斯国内进行循环,相对整车直接进出口贸易来说受影响会小一些。例如长城已经在俄罗斯本土建厂,其销售业务已经开展多年,对风险抵御能力也会更强。 一名在俄罗斯市场负责中国品牌业务的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对本国的汽车工业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错过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期,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没有发展起来。俄罗斯汽车零部件内饰、电子元器件等多数是中国产的,其他很多零部件配套也依赖其他国家。而由于俄罗斯汽车产业链配套供应问题,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在不进则退。 |